浙江至德鋼業有限公司不銹鋼軋制研究現狀
近年來國內外在鋼材的冶煉、加工、新鋼種的開發以及設備使用方面發展很快,主要的發展趨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軋制技術與理論結合的方面,高精度軋制、高速軋制、柔性軋制,軋制過程中的形變、相變與析出的綜合控制理論與技術進一步得到揭示,現代軋制過程分析、控制及應用等技術更加成熟,軋制的效率以及成品率大幅度增加;
(2)軋制設備方面,除了大型化、數控化、高效率外而且還能更精確的控制板材的厚度、長度,設備一體化、靈活方便;
(3)冷卻技術方便,由于冷卻手段的改進,使得冷卻更高效、環保;
(4)新鋼種的開發方面,由于工業的越來越發達對材料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軍工業、航天事業這些高精尖行業需要性能更好的材料,研究人員通過改進工藝開發出了大量的輕量化、長壽命、高強度的材料;
(5)在材料的尺寸、形狀以及組織的晶粒尺寸方面更向著超薄、超厚或者形狀復雜的方向發展,智能化的軋鋼技術已是一種新的趨勢。
浙江至德鋼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研究了奧氏體不銹鋼在熱軋過程中顯微組織對裂紋的影響,發現在軋制過程中裂紋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成分偏析,在低Ni奧氏體鋼中,Cu的偏析產生裂紋,因此為了避免裂紋我們必須選擇合理的合金成分和預熱溫度。至德鋼業還研究了雙相不銹鋼軋制變形和固溶處理對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發現軋制條件不同,鐵素體和奧氏體比例不同。軋制以后,硬度,屈服強度都升高,但是延伸率會下降。熱處理以后,得到等軸晶組織,力學性能也得到改善。至德鋼業研究了鍛造、軋制后奧氏體鋼中Nb、C、N形成析出相的析出行為,研究發現在鑄態時就形成了均勻細小密集分布的10-40nm析出物。經過鍛造軋制,時效處理以后形成大量的4-5nm析出物,產生的二次析出相是由于軋制過程中形成的位錯提供了形核位置而誘導產生。浙江至德鋼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研究了在不同終冷溫度下的微觀組織與主要熱軋織構組分的演變規律,發現當軋制以后終冷溫度高,就會形成多邊形鐵素體,微量珠光體,終冷溫度降低,鐵素體的含量降低,貝氏體顆粒增加。當終冷溫度降到550℃,組織為鐵素體、貝氏體、馬氏體,鐵素體是針狀組織。
本文標簽:不銹鋼
發表評論: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